前言
随着金砖峰会的倒计时进入最后10天,一个让巴西总统卢拉感到头疼的消息传来:中俄这两大创始成员几乎同时宣布缺席,这标志着自金砖机制成立以来的15年来首次出现“五缺二”局面。这个全球瞩目的峰会,因为这一变故而失色不少。普京为何宁可得罪盟友,也要放弃前往巴西?这场外交“爽约”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层玄机?
金砖史上最尴尬的峰会
这次金砖峰会,几乎成了金砖机制成立15年来最尴尬的一次盛会。原本计划五国领导人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全球事务,然而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两个空椅子的尴尬局面。首先是中国因“日程冲突”调整了出席安排,而紧接着,普京也确认不会亲自出席。看似偶然的缺席,实则暗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博弈。
中俄两国,作为金砖机制中的绝对主力,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。从GDP占比来看,两国合计占据了金砖总量的65%;从人口规模来看,两国合计占全球人口的45%。这就好比在一场重要的晚宴上,两位最重要的客人突然宣布不来,主办方巴西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更加微妙的是,其他成员国的态度。印度方面显得格外谨慎,莫迪政府似乎不愿在这个敏感时刻表达过多立场;南非则表现得格外理智,毕竟2023年他们因为普京的逮捕令问题让普京“爽约”,这次他们迅速表示理解。而新加入的成员国——如埃及、伊朗和阿联酋等,似乎都在旁观,心里默默猜测这一切背后的原因。
展开剩余77%普京和中国的缺席,绝非偶然,而是背后复杂的外交博弈。两大超级大国的同时缺席,显然有更深层的政治考量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日程冲突,更是一场外交压力的测试。
普京的逼宫计划
说普京这次是在“逼宫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普京,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巴西施加压力。表面上看,普京的缺席似乎是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,但熟悉俄罗斯外交风格的人都知道,这背后必定藏着更深的意图。
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公开表示,巴西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允许普京参与金砖峰会,这一言外之意很清楚——巴西到底站在哪一边?是站在西方的《罗马规约》一边,还是站在发展中国家阵营?普京显然是在通过这场外交“逼宫”,让巴西做出选择。
其实,普京的这招“逼宫术”并不是第一次使用。去年9月,普京顶着逮捕令访问了蒙古国,而蒙古国不仅给了他红地毯待遇,还让他顺利完成了外交任务。蒙古敢这么做,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支持,地理位置上夹在中俄之间,能源和贸易都离不开这两个大国。而且,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是蒙古的必经之路,得罪俄罗斯显然是一条自绝的路。
如今,普京想让巴西做出同样的选择,问题在于,巴西是否敢冒这个风险?普京的这招“逼宫”能否成功,关键在于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到底能有多大威力。
123国通缉令的威力
提到这张逮捕令,其实它的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。2023年3月,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了针对普京的逮捕令,原因是他涉嫌转移乌克兰儿童。根据《罗马规约》,全球123个成员国有义务协助执行这一逮捕令。听起来似乎威力无穷,但现实中情况却有些不同。
这就像班主任发给全班同学一张“通缉令”,但班主任自己并不在教室里。谁愿意真的去执行,那就看各人的良心和选择。南非就是一个例子。2023年,南非在面对普京的逮捕令时本来信誓旦旦,但一旦国内反对派施压,他们马上就改变立场,普京最终只能选择视频参会,南非政府也松了一口气。毕竟,得罪俄罗斯的后果他们难以承受,但如果无视西方的压力也不现实。
蒙古国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这个国家从未感到害怕,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在地理和经济上与俄罗斯、以及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。蒙古80%的能源来自俄罗斯,90%的贸易与中俄密切相连。在这种情况下,得罪普京无疑是自找麻烦。
然而,巴西的情况更为复杂。这个南美大国不仅要考虑与俄罗斯在金砖机制中的友谊,还要顾及与西方的传统关系。更重要的是,巴西的外交政策曾在博索纳罗总统时期摇摆不定,现在的卢拉政府虽相对倾向发展中国家,但也不能完全无视西方的立场。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,巴西如何做出选择,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。
云端外交时代的到来
如果你认为普京的缺席是外交上的“损失”,那你就小看了这位政治老狐狸。事实上,虚拟参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外交工具。数据显示,2024年各国领导人通过虚拟平台参加国际会议的比率,比2019年增加了300%。疫情虽然是催化剂,但更重要的是,大家意识到虚拟外交的巨大便利性。
想参与讨论?视频连线。想表达不满?直接断线。想保持距离?隔着屏幕最安全。这就像网购一样,原本大家觉得不靠谱,现在却发现它比实体店还要方便。外交同理。
普京此次选择视频参会,表面看似无奈,实际上却是开创了全新的外交模式。他告诉全世界,谁说外交必须面对面进行?联合国、G20、欧盟等国际组织正在修改议事规则,将混合模式纳入正式程序,这表明外交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对金砖机制来说,或许这也是一次契机。当面对面的外交受限时,虚拟合作反而可以突破地理和政治的障碍。假设金砖国家的合作主要通过云端进行,传统的外交障碍会不会因此被打破呢?普京的缺席看似是金砖的损失,实则可能为金砖机制探索出一条新路。毕竟,国际影响力从来不依赖于谁坐在哪把椅子上,而在于能否创造真正的价值。
结语
金砖的“五缺二”并不是危机,而是一个转型的信号。当传统外交面临现代困境时,创新就是唯一的出路。普京通过缺席逼宫巴西,表面上看似强硬,实则无奈。这恰恰表明,即使是超级大国,也要在现实中寻找平衡。
虚拟外交是否能取代面对面的握手言欢?当世界领导人不再愿意亲自见面时,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理性,还是更冷漠?
发布于:天津市
